觀看莫奈的《睡蓮》可以幫助企業(yè)節(jié)省數百萬資金?注意到人們的鞋襪能阻止一場恐怖襲擊?選擇正確的形容詞來溝通,可以讓你在爭吵中獲勝、讓孩子不再吵鬧,甚至成功抓住小偷?這些不可思議的方法,來自美國著名的藝術史學家艾美·赫曼的“洞察藝術”,她在世界范圍內教授人們如何用藝術的方式鍛煉洞察力。她告訴醫(yī)生,要注意觀察病人而不是單純看圖表和儀器;她提醒警務人員,在調查罪犯時要將事實從意見中提取出來……美國國防部稱她講授的東西是“無價”的,美國海軍作戰(zhàn)部長稱她的課程“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思維”,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等眾多部門的員工發(fā)現,她講授的技巧能幫助他們更迅速、更準確地破案。她的“洞察藝術”TED演講點擊量突破3000萬次。在這本書中,艾美?赫曼通過多幅著名的藝術作品和大量生動的案例,指導我們更精確地觀察、更有效地溝通,從而深度開發(fā)我們的五官潛能,重新審視身邊貌似熟悉的事物,覺察原本可能錯漏的信息和機遇,甚至及時躲避可能存在的危機。
洞察:精確觀察和有效溝通的藝術 讀書筆記1這真是一本好書。我這么說是因為這本書改變了我看周遭事物的方法,并且獲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果證實其方法效果卓著。我先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書中的核心理論:從生理角度而言,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周遭信息。這樣做的原因是讓大腦不至于“過載”。隨之而來的影響是當我們換成周遭事物時,很容易就對很多細節(jié)視而不見。解決的辦法是:專注。所謂專注并不是僅僅用眼睛去看,還要進行思考。同時,也要注意排除自己的偏見和猜想,以及他人對自己的影響。為的是專注于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本質。以上,是輸入的過程。輸入之后還需要輸出,這便是溝通。溝通時也要盡力貼近事實本身,作結論時更應慎重。2作者用這套理論辦了培訓班,在美國培訓了很多專業(yè)人士。培訓的方式,是借助觀察(專注地)藝術作品,來踐行書中的理論。事實證明,確實行之有效。3讀到一半的時候,我暫停閱讀,開始用書中的方式觀察自己所在的環(huán)境。我突然發(fā)現原來我對自己身處了足足十個月的空間并不了解。我并不知道屋頂的結構,光線的來源,店鋪的分布,人潮的方向,周圍店鋪的商品排列。用新的眼光觀察周圍環(huán)境后,我產生了陌生感。對一個每天身處其中十個小時,已經連續(xù)十個月的地方產生了陌生感。更有意思的事發(fā)生在我回家以后。我發(fā)現再次回憶下午觀察過的東西時,頭腦變得很清晰。這和以前不管回想什么東西,頭腦里都是混沌一片,各種不確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事實證明,書中的方向確實行之有效。4讀這本書還有一個附加的收獲,就是我開始對一些藝術作品的欣賞產生了一絲信心。我是藝術盲。為了掃盲,我讀過不少類似《小顧聊繪畫》之類的書籍。讀的時候往往覺得有所收獲,讀完還是什么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是因為在讀的過程中,只看了文字,對書中提到的藝術作品卻往往忽略不看。懶得自己看,急不可待地希望從作者的文字里找到解讀。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遇到了好幾副之前看過解讀的藝術作品。用作者介紹的方式再次觀察這些作品,發(fā)現了更多的細節(jié),也有了更多的體會。如果讓我重讀那幾本藝術科普的書籍,我一定會有更多收獲。5從我自己的體會而言,作者的方法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慢。慢慢觀察,單線程,這才能形成專注的狀態(tài)。少即是多,慢就是快。6下面是閱讀過程中的摘抄和筆記:第一部分:觀察第一章:達芬奇與失去的頭腦這一章:作者提出三個重要的觀念我們并不通過眼睛,而是通過大腦在觀察世界。在我們的一生中,大腦通過學習,一直在做新的連接,還會強化舊的連接……只要我們處于學習的狀態(tài)。放慢速度并不意味著速度慢,只是說,用幾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專注于所看到的事物。第二章:掌握觀察的技巧雖然我們常常把“看”和“觀察”這兩個詞互換來使用,但是“看”還是一個自發(fā)和被動地將圖像映入眼簾的過程,而觀察,雖說也是看,但是它是有意識的、仔細的而且經過深思的。意識知覺需要注意力,而注意力也是有選擇性的。如果我們的注意力被某件事情吸引,即使是數數這樣的小事,我們也會忽視其他一些事情,哪怕是很大的事情。第三章、鴨嘴獸與紳士盜賊這世上不會有任何兩個人以完全相同的視角看任何事情。從天生的生物基因到我們所學到的偏見,所有事情都會影響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作為獨立個體,我們不僅以不同的方式觀察、注意并收集信息,我們還會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要想在任何事情上成功——不論是一件案子、一次合作還是一個新客戶——你不能期待別人能以和你同樣的方式看待并詮釋事物。如果你不再追究自己觀察到了什么,那你就會錯過數不清的信息。要去挖掘盡可能多的信息,不要對任何東西閉上眼睛,就算是面對別人的主觀性也不要視而不見。每個人和每個場合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認真地對待,否則就會看錯它們,欺騙我們自己。第四章、達美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在空中這樣做評估一個新的場景或環(huán)境里的全部事實真相。根據定義來說,“事實真相”是指“根據實際經驗或觀察而得到的真實情況”。始終用開闊的思維,縱觀明顯的事情,但是只把注意力聚焦在你能夠看到的真相上,而不是你假定為真相的東西上。生活中的秘密恰恰隱藏在這些細小事情的背后。細小的事情有助于破解犯罪案件,有些細節(jié)能夠引領人們做出關鍵的判斷,小細節(jié)會揭示大問題。第五章、隱藏于表象之下的事物盲視。這并非出于什么生物學的原因,而是因為我們會在直視中忽視一些東西。當那些東西是我們太意外或太熟悉的,或者它完全融入了背景中,又或者它會讓人產生異常不適而厭惡的設想時,我們就會有意忽視它們。因為世界充滿了無數的信息和刺激,我們的大腦不可能、也無需去處理每種所看到的東西。如果大腦真那樣做了,我們會被信息淹沒。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在工作狀態(tài)中,記憶的上限是同時做4件事。我們現在已經學會了如何掌握觀察的藝術:只收集事實真相,區(qū)分客觀和主觀,同時注意到或大或小的細節(jié)以及隱藏的信息?,F在,我們將要釋放內在的智能分析能力,去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去了解我們發(fā)現的東西的意義。第二部分 分析“發(fā)現就是看見每個人都看得到的東西,卻想到沒有人想得到的想法?!薄柌亍なソ轄柤诹隆⒆岊^腦不停旋轉《發(fā)現》(Discover)雜志的主編科里·S·鮑威爾寫道:“我們對于自然世界的欣賞不只是由視覺來支持,還要靠聽覺、嗅覺和觸覺。在林中散步的時候,如果沒有鳥鳴、枯葉的泥土氣味和樹枝輕拂身上的感覺,一切都會大不一樣?!钡谄哒隆l(fā)現缺失之物每件事都容易迅速失控。所以,提前對我們的優(yōu)先次序有一個理解,能夠幫助我們減少許多損失。對信息做優(yōu)先排序,尤其是還沒養(yǎng)成習慣的時候,會在一開始感到步伐慢下來。但是,這是組織、安排和分析信息時不可或缺的一步。第三部分 清晰表達語言(僅僅是詞匯)只有7%的影響,38%的影響在于說話的聲音(包括說話的音調、音調的抑揚頓挫和其他的聲音),55%的影響在于非語言的交流看對方眼睛的時間長短,就是你能夠注意到對方眼睛的顏色的時間。交流更容易被接受的秘訣,我把它叫作三個R:重復(repeating),重新命名(renaming),和重新構筑(reframing)。第9章 (裸體的、極度肥胖的)大蘇與高中校長不要回避第四部分 適應我們看到的事物并不是它們本來的樣子,而是我們自己的樣子?!纫两z·寧偏見是一種知覺的過濾器,它不僅會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還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應對偏見的3個規(guī)則規(guī)則1:敢于認識且摒棄不利的偏見規(guī)則2:不要把偏見當作事實,而是利用它們來發(fā)現事實規(guī)則3:做出結論的時候請別人把關第11章 輪床緊缺怎么辦—————————本文原創(chuàng),同步發(fā)表于個人博客,謝絕轉載,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