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讀后感1000字
#2017讀書計劃#? No 60
這是一本極其優(yōu)秀的關(guān)于“拖延癥”的心理方面的書籍,滿分推薦大家一看。
拖延癥的本質(zhì)是什么?
- 1.人們通過拖延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大于表現(xiàn),他們的潛在能力是無限的,如果行動會打破這種幻想。
- 2.對于拖延者來說,平庸是無法忍受的,他們希望能夠一出手便達成大師級的水準。悖論在于如果你期望自己的日常表現(xiàn)都能達成理想的境地,那么無論做什么,都會有深深的挫敗感。
- 3.完美主義者相信對于出色的人來說,事情再困難也是可以手到擒來的,如果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仍然達不成效果,對他們的打擊非常大,反而會蜷縮在原地不行動。
- 4.斯坦福心理學家卡羅·德威克提出了固定心態(tài)和成長心態(tài)的概念,在固定心態(tài)的人看來,事情是對其能力的考驗,如果達不成理想的目標便是對自身能力的打擊;而對于成長心態(tài)的人來說,能力是可以發(fā)展的,自己可以通過做事情變得更加聰明和優(yōu)秀。
- 5.拖延者即使強迫自己完成了任務,仍然會糾結(jié)于完成任務的過程不夠完美,從而陷入到自卑中。
- 6.拖延者害怕成功后需要的付出,他們清楚成功需要付出專注、時間和努力,還是站在原地比較安全。
- 7.拖延是維護心理舒適邊界的一種方式,但是卻不能解決問題。
- 8.拖延者時間迷失,感覺時間是無限的,無法認識到客觀的時間規(guī)律,雖然眼前不考慮時間可以讓人寬慰,但是終于一天會付出代價。
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可以改善?
為了應對拖延,作者先是認真的整理了拖延的現(xiàn)實癥狀,拖延時的心理思考過程,拖延的行動等等,隨后給出了如何解決拖延癥的策略。
- 1.明確的目標和可行性的計劃。類似SMART目標法則的建議,設(shè)定可實現(xiàn)的目標,寫出目標要達成的要求,確定明確的截至時間,列出目標的每個小行動步驟,行動起來。
- 2.在行動中觀察自己的進步,反思自己的不足。
- 3.創(chuàng)造適合行動的環(huán)境,對自己的放棄借口保持警惕。
- 4.學會專注于重要的事務,避免分散精力。
- 5.通過時間記錄法分析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給重要的事務。
關(guān)于拖延改善行動的方法很多書籍中都寫的非常詳細,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但是重點在于需要清晰的了解自身拖延的原因。作者同樣提到了病理上的拖延癥患者,要改善起來同普通的拖延行為便不一樣。對癥下藥正是如此。
本書還是略貴一些,沒有買,想看pdf的可以聯(lián)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