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理小說一定要有死亡,這本書所觸及的或許就是最殘忍最令人絕望的一種情境。一起事件,一個人的一生因此改變。仿佛跌入蛛網般絕望的掙扎,可這黑暗的盡頭在哪里?世界還會有光亮嗎?薰子放棄所有,堅持守護的這一切真的像想象的那樣嗎?我心里的可愛寶貝,卻成了別人眼中駭人的怪物。他們說我把瑞穗當成玩具,說我在玩弄一個死去的人。我不懂,瑞穗明明還活著,他們?yōu)槭裁凑f她死了呢?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絕望的守護,遙遠的念想,無盡的掙扎。當希望變成一種絕望,痛苦有如無邊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戰(zhàn)人性與道德的界限,對人類心中之愛的終極考驗。
沉睡的人魚之家 讀書賞析 讀書筆記這本書,情節(jié)一如東野圭吾一貫的風格,有轉折,也帶給我了很多新的認知。慣例地,我想先梳理下小說的脈絡。
與丈夫播磨和昌處于分居狀態(tài)的女主人公熏子,其女兒瑞穗?yún)s突然遭遇溺水事故進入腦死狀態(tài)——即大腦已經死去的狀態(tài),即使心臟還在跳動。思慮再三,原本打算選擇捐贈女兒器官的夫妻二人忽然感覺到女兒手指的抖動,拒絕了器官捐贈。同時,因為播磨和昌是一家先進醫(yī)學科技技術公司的董事長,夫妻二人運用公司先進技術讓處于腦死狀態(tài)的女兒在三年內仍舊能夠自主呼吸,臉色紅潤,體溫正常,骨骼發(fā)育,肌肉有彈性,除腦器官以外的器官保持良好,用小說中話描述,雖然溺水事故過去了很久,可是瑞穗坐在輪椅上閉著眼睛看著就像是睡著的狀態(tài)。這顯然是不可思議的。而痛失愛女的熏子無法接受事實,在照顧腦死女兒的過程中心理慢慢畸形。不過在經歷了冒充新章老師以及兒子生人的叛逆(叛逆不一定準確,卻不知道應該用什么詞匯描述)后,她終于慢慢解開心結。瑞穗在溺水事故三年后,終于判定腦死去世,她的器官被捐贈給需要的人。其中她的心臟給予了小說最開始那個可愛的男孩——宗吾新的生命。
首先,這本小說,讓我對死有了新的認知——腦死和心臟死。腦死是一種很奇妙的狀態(tài)吧,即大腦已經不再有意識,但心臟仍在跳動,可是確定已經無法救活,器官或部分器官仍舊完好,可以捐獻給器官缺陷的患者繼續(xù)使用。腦死的人有點像行尸走肉,但一般情況下,腦死的患者不久后就會轉變成心臟死的狀態(tài)(瑞穗是個特例),屆時也無法進行器官捐贈了。而心臟死也就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死亡了,心臟停止跳動,體溫慢慢下降,腦意識更是沒有。腦死是為了造?;钪钠鞴偃毕莸娜?,我是這樣認為的。一旦病人被認定為腦死狀態(tài),腦死病人肯定無法救活,但他仍舊活躍的器官可以賦予那些器官缺陷的病人新的生理功能甚至生命。這也可以說是生命的延續(xù)。我個人認為,腦死就是為了器官捐贈才對死亡做的重新定義。書中對腦死有很詳細的解說,這些是我看完后的個人理解罷了。
此外,書中還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詞匯:新加坡司令,伊麗莎白項圈,大吉嶺茶葉,居酒屋,練馬等等,以前認知太少,稍微長了一點見識。
書中有段榎田博貴對于煩惱的描述,也是很讓我眼前一亮。(“即使每天看似為相同的事煩惱,其實煩惱的本質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假設有一個男人被公司裁員,他開始煩惱,為什么自己會遇到這種事,但接下來就會煩惱要找什么工作。又比方說,有家長為小孩子功課不好,對孩子未來的出路感到煩惱,但這種煩惱很快就會變成孩子會不會學壞,會不會被奇怪的異性騙了這些新的煩惱?!保膩矶急粺览_,卻從來沒有意識過煩惱還有這樣的微妙的變化,不過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5月份接手餐廳訂貨的我,一直在為訂貨煩惱。開始煩惱要怎么訂貨,后來煩惱怎么訂好貨,到最后煩惱怎么又快又好地訂貨。這中間變化,本質早已經改變,我卻渾然不覺。(果然要多讀書~)
這是對小說中一些概念的簡單理解。其次,我想聊聊小說人物。
最明顯也是最突出的人物——女主人公熏子。她美麗聰明有魅力,但中間階段因為女兒的溺水事故變得固執(zhí)自私,心里畸形。這樣描述沒有貶低熏子的意思,因為我也很難保那樣的意外發(fā)生在我身上,我會怎樣。不過看我平時不夠慎重的行為,或許我會更瘋狂也不一定~
母愛,這個話題,被別人提過無數(shù)次,我只是想從熏子的角度了解一下這個詞匯。溺水事故后的熏子,無法接受女兒腦死的事實,要求身邊所有人,陪著她演一場女兒還活著的戲碼。我猜測那么聰明的熏子也看出了星野佑也的著迷(我覺得我這個詞沒用錯),她巧妙利用這些,讓星野為自己腦死的女兒服務,以更加滿足自己的私欲。無私和自私同時并存在她身上,她無私地盡心盡力照顧腦死的瑞穗,同時也不忘關注生人的成長,這點她做的很棒。但同時,她也自私的利用親朋對她的關心愛護,自私的陪她演一場戲。這中間的她,其實估計也過的很辛苦。她的母愛,讓我感覺是對自己子女的無私,對他人的自私。但誰又能說,這么做一定錯了呢?誰家的父母也多多少少這樣的吧?
書中還因為一個故事引發(fā)了一個情節(jié)的反轉。熏子懷疑新章老師不滿自己照顧腦死女兒,聽她讀了一篇狐貍,公主與風吹草的故事后,以為新章老師意有所指。背地里,假扮成新章老師去給心臟缺陷的女孩江藤雪乃募捐……看到一半時,我不知道那是熏子假扮的,真真討厭極了新章老師這個人物。覺得就算你再怎么看不慣熏子照顧腦死的瑞穗拒絕器官捐贈的行為,也容不得你這樣道德綁架,惡意詆毀。等到發(fā)現(xiàn)原來是熏子假扮時,有點震驚。果然,以偏概全要不得,我都沒有了解真相就開始對新章加以不好的遐想,這樣未免太片面沖動,這是個不好的習慣。而熏子則是想通過假扮新章來了解別人對她照顧瑞穗這件事的看法,同時也對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深刻全面的了解吧。
在我看來,小說的高潮就在生人生日會那天了。生人因為瑞穗這個腦死姐姐的存在遭到同學嘲笑,拒絕邀請同學來參加他的生日會。而熏子卻想借生人的生日會向孩子們證明她的瑞穗還活著。生人的叛逆,以往的質疑以及丈夫和昌讓她認清現(xiàn)實的逼迫,她,情急之下,拿起了菜刀!叫來了警察,她想通過法律的懲罰來證明自己的女兒是否還活著——假如她的刀刺進了瑞穗的胸膛,如果瑞穗還活著,那她犯了殺人罪,她甘愿入獄;如果瑞穗早已去世,那她便沒有殺人!年幼的若葉,害怕慚愧至極,哭著道出了表姐瑞穗是因為幫她撿戒指才溺水的真相,讓熏子放下了(屠)刀,終于釋然~
我可以理解為熏子的行為是:我愿用我的生命證明你還活著的事實嗎?可能不恰當,但我卻被熏子感動了。雖然她的行為很瘋狂,但誰又能淡然接受自己女兒去世的事實,又能甘心自己三年來辛辛苦苦日夜照顧的女兒其實早已離開人世的真相呢?
另外讓我感動的是瑞穗的善良。雖然瑞穗出場不多,基本都是活在熏子等人的描述中。但三葉草的故事足以讓我相信:那是一個真正從心底善良的孩子!
故事的結局,生命延續(xù),一切又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