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底下偉大、無私的。父母雖然不求回報,但還是有必要了解什么樣的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從出生到長大,心理需求會不斷變化,會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迥異的行為。本書用7章的內(nèi)容對嬰幼兒到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心理需求和父母帶娃的心理做了探討,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性格、行為特點,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為父母在孩子的飲食、出行、性格培養(yǎng)、行為舉止、學習和“二孩”等幾個方面遇到的問題提供具體解決方案。本書采用手繪圖解的形式,以通俗的語言為育兒道路上的父母提供有效的指導,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長。本書不但適合父母、準父母閱讀,還適合希望了解兒童心理學知識的普通讀者閱讀,也可供幼兒教育工作者參考。
兒童心理學:你其實不懂孩子(全彩手繪圖解版)讀后感看完全書最大的感受是:孩子的一切行為其實都是有其對應的心理依據(jù),如果父母足夠有愛和耐心,就能理解和接納孩子,并且懂得如何引導孩子成為心理健康,心智成熟,行為得體,性格溫和堅韌,有愛與被愛能力的人。
舉幾個例子:
為何孩子去公園玩不愿回家?
如果你知道,豐富的戶外活動能極大鍛煉孩子的肌肉群,在大自然中活動有利于大腦發(fā)育以及緩解焦慮愉悅心情,身體內(nèi)啡肽釋放增多從而產(chǎn)生積極快樂的感覺;
如果你知道孩子不是“明知道”你著急回家做飯卻遲遲拖著不回家,而是因為四歲以前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在他認知里他的想法就是周圍一切的想法,他以為你也是非常享受公園玩耍,他無法勝任換角度思考,這是孩子的發(fā)展特性;
如果你知道,你可以通過通過逐步引導循序漸進提醒孩子玩耍時間再縮短,讓孩子深切感受到玩耍這件事情正在逐漸完成,最后通過和玩伴以及玩具告別來結束玩耍這件事情~
你還會毫無征兆強行結束玩耍,因為孩子“拖延”,“倔強”,“不善解父母,不乖巧懂事”而責備他嗎?
孩子為何總是和你說“不”?
如果你知道孩子總和唱反調,說“不”,只是因為自己剛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獨立個體,開始有自我意識,正在不斷的運用自己新掌握的技能,通過說“不”來體會成長的快樂而已;
如果你知道自己平時正因為對孩子說了太多“不”,才讓孩子對這個字眼情有獨鐘;
如果你知道孩子語言匱乏,好不容易找到“不”這樣一個簡單有效的字眼能夠幫助他把自己的意愿表達出來,他正因此無比興奮;
你還會因為自己所謂的權威被挑戰(zhàn)而感到憤怒嗎?
孩子早期的學習是具象而非抽象的!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怎么教他數(shù)字字母顏色形狀都興趣索然,對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昆蟲鳥獸卻是過目不忘,不但記得名字顏色大小體型,甚至記得和哪個小伙伴一起看過什么花,賞過什么魚;
你就應該明白,能讓孩子深刻記住的一定是那些具象的,有互動的,能激發(fā)聯(lián)想的體驗,而不是一個個獨立的數(shù)字卡片或者英文單詞~在孩子不具備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的時候要求他安靜地坐在一個地方憑空去“學習”是多么無聊而無效的方式,學習從來都是從真實的世界中而來~
這本書本書主要對7歲以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心理需求和父母帶娃的心理做了探討,分章節(jié)對孩子的飲食、出行、性格培養(yǎng)、行為舉止、學習和“二孩”等幾個方面列舉了典型具體的情況做了心理分析和處理建議。
總體來說,理論多于實踐,分析兒童行為背后的心理為主。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理論依據(jù)都來源于其他更經(jīng)典的育兒書籍,基本上都是比較合理的~
另外,本書基本上站在比較積極的一面去分析,對于父母教育不當導致負面效果基本上簡單概括,夜幾乎沒有例子。